7月的美洲,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尚未稳住阵脚,就遭遇了两记有力的回击。
智利总统博里奇以全球最大铜生产国的优势为底气,毫不犹豫地与美国对抗;巴西总统卢拉则直接将特朗普的加税信函退了回来。两位美洲邻国,这些美国曾经的“后院”,突然变得强硬起来,不再轻易迎合华盛顿的要求。而更令特朗普头痛的是,自己国内的加州,局势也开始一发不可收拾。
自8月1日起,美国对所有进口铜加征50%关税,标榜出于“安全”保护的理由。然而,所有人都知道,美国80%的铜都依赖进口,尤其是智利,占据了其中近40%的份额。智利作为全球铜产业的巨头,成了特朗普这次关税攻势的主要目标。
展开剩余77%三天后,智利总统博里奇在全国电视讲话中直言不讳地表示,铜是智利的生命线,而非美国的政治筹码。他一方面宣布启动多边谈判,另一方面,迅速派遣经贸团队飞往亚洲和欧洲,明确表态要为美国寻找替代市场。这一举动立刻引发市场剧烈反应,纽约铜期货价格当天上涨17%,创下1989年以来的最大涨幅。这意味着,美国的家电、汽车等制造业成本将急剧上升,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也将随之增加。
仅仅三天后,特朗普又对巴西商品开出了第二道50%的加税令。当天晚上,巴西总统卢拉通过社交媒体反击,指出过去15年,美国通过贸易顺差从巴西赚走了4100亿美元,现在却指责巴西的不公平贸易?巴西外交部随即回信,将特朗普的加税信函退回,理由是内容错误且带有侮辱性言辞。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市场上大约1/3的咖啡、近一半的橙汁和牛肉都来自巴西。若真闹翻,超市货架上这些基本商品的价格必然上扬,将进一步加剧本已棘手的通胀问题。
特朗普显然没预料到,平时听话的智利和巴西这两国会突然站起来反抗。智利拥有庞大的铜矿资源,去年对美国的铜出口额达到280亿美元,一旦加税,将会直接影响美国制造业的原材料供应;而巴西则握有农产品的“王牌”,美国的农民甚至开始私下向政府施压,担心失去巴西的大豆进口订单所带来的报复。
与此同时,特朗普在加州的移民政策也引发了广泛争议。加州的移民执法行动在7月初爆发严重冲突。警察在各大停车场和建材超市专门挑选棕色皮肤的人员进行盘查,甚至连持有合法证件的美国公民也未能幸免,局势几乎失控,最后不得不动用国民警卫队进行干预。加州州长纽森公开反对,签署命令要求撤回移民执法命令,称此举正在危及加州的经济利益。值得一提的是,加州的农业和科技产业中,移民劳动力占比接近30%。更有联邦法官玛阿美·弗林蓬裁定该移民执法行动违宪,要求立刻停止在7个县的相关执法,理由是该行为带有明显种族歧视,违反了美国宪法的第四与第五修正案。
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,实则早有征兆。特朗普的“美国优先”政策已经让不少国家感到疲惫,智利过去五年曾三次忍受美国的铜关税调整,但这次他们决定不再沉默;巴西为了进入美国的牛肉市场,几年前曾自愿提高检疫标准,结果如今却迎来了50%的加税,任何国家面对这样的待遇都会反应激烈。
这不禁让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,美国对日本汽车加税的事件,最终导致日本将工厂搬到墨西哥,反而夺走了美国本土的工作机会。而现在,智利正在寻找新的市场,巴西则选择不再回应,美国的加税政策显然已经触及到这些国家的底线。
加州的立场变化则更为微妙。作为美国经济最大的州之一,加州的GDP已经超越了很多国家,然而其长期被联邦移民政策束缚。这次,借着街头冲突和司法裁定,加州公开向特朗普政府发起挑战,实际上是在为自身利益发声,开始松动联邦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。
接下来,局势的走向似乎不难预测。如果特朗普坚守50%的加税政策,智利可能会限制对美铜的出口,巴西也有可能对美国的玉米等农产品实施加税反击。到时候,美国的武器制造业、超市货架可能都会面临巨大压力。而加州的法律诉讼若进一步升级,可能会引发更多州加入其中,形成联邦和地方之间的更大矛盾。
其他国家也将从这一系列事件中吸取教训,认为“硬刚”才有可能获得回应。特朗普或许没想到,虽然他轻松挥起关税大棒,却难以控制其落下的力度,甚至可能招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。
归根结底,美洲的事务从来不是华盛顿一家说了算。如今,智利的铜矿、巴西的农场、加州的街头都开始发声,特朗普的“后院”恐怕将会迎来一场大风暴。
发布于:天津市长宏网配资-在线配资论坛-配资网哪个-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