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0年10月11日清晨,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一则令人震惊的通告:汪伪政府高层、担任上海市长的傅筱庵被发现在自家中遇害,死状极其惨烈,令人毛骨悚然。
然而,作为上海百姓的“父母官”,傅筱庵的死并未引发民众的哀伤,反而有人在街头拍手叫好,称赞道:“杀得好,这个卖国贼头子早该死了!”
原来,傅筱庵与日本高层交往密切,事事谄媚逢迎,甚至企图将上海的管理权完全拱手交给日本人。他这种卖国求荣的行径激起了广大军民的强烈反感,早已成为众矢之的,迟早要被处置。
不过,傅筱庵早有预感,知道自己会遭暗杀,因此严密布置保镖护卫,前后安排了多层防护,宛如铜墙铁壁,令任何人都难以找到可乘之机。
展开剩余91%正义最终还是降临了,令人感叹英雄义举之余,也不禁好奇,究竟是谁,如何在这般严密的防护下,成功刺杀了如此警觉的傅筱庵?
“老爷,现在外面都在传言汪精卫勾结日本人,人人得而诛之,您还是不要继续涉足这条浑水,早点停手为妙。”
这话从傅筱庵的厨师朱升源口中说出,脸上满是忧虑,想继续劝说。
傅筱庵眉头紧蹙,抬眼看见朱升源站在自己面前,语气严厉地喝道:“与你无关的事少管,专心做你的事!”
其实,朱升源并非第一次反驳傅筱庵,这让他心中早已有了怒火。毕竟,当年自己曾救过朱升源一命。
几年前,傅筱庵因公务从上海火车站启程,站台上看到衣衫褴褛、跌跌撞撞的朱升源忽然倒地昏迷,傅筱庵心生怜悯,派人将他接回府上,嘱咐照顾得当。
此举被当时媒体大肆报道,市民纷纷称赞傅筱庵为有情有义的好官。后来,朱升源也逐渐恢复了精神。
傅筱庵曾询问朱升源的来历,对方道出被仇敌追杀、家破人亡,流落上海谋生,体力不支才昏倒街头。朱升源哽咽跪地,发誓忠心侍奉:“是您救了我命,我此生唯您马首是瞻。”
出于同情,傅筱庵收留他入府,安排他在后厨帮忙,并警告他少言多做,不会亏待他。
然而,朱升源屡次干涉傅筱庵的政事,完全无视当初的恩情,这让傅筱庵极为不满。
某日,傅筱庵再次邀请日本高层赴宴,为拉拢日本人,特嘱朱升源大展厨艺。
朱升源依照傅筱庵的吩咐,烹制了一道带有家乡风味的鱼菜,获得日本客人的高度赞赏,并被邀请单独相见。
日本高层感叹道:“师傅的手艺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味道。”他伸手致谢,朱升源却握得更紧,眼中闪过一丝凶狠,令对方不禁收回手。
傅筱庵察觉异常,急忙解释:“我家厨师粗鲁无文,不要介意,我会好好管教。”日本人半信半疑,席间气氛尴尬,朱升源则被赶出宴席。
宴后,傅筱庵严厉斥责朱升源,但他却反驳:“您所追求的‘中日共和’,不过是让日本人肆意欺凌同胞,是对民族的背叛,我不能眼睁睁看您堕落。”
傅筱庵长叹:“既然你看不惯,就早点走吧,拿了工资,明天离开。”
朱升源默默离开,望见夜色中的明月爬上树梢,心中已密谋刺杀计划。
傅筱庵望着他的背影,心中惋惜:虽做得一手好菜,但任何阻碍自己与日本合作的人,终究要被清除。未曾料想,当晚自己便命丧黄泉。
深夜,傅筱庵正准备入眠,朱升源突然出现在床边。傅筱庵惊坐起欲呼救,却被朱升源重击后脑,倒地无力。
朱升源低声道:“老爷,欠您的恩情,下辈子再还。此生我不能任您危害百姓,请原谅我老朱。”
他拔刀轻摩,眼神冷厉,连砍数刀,直到鲜血喷涌,才停手。
就这样,傅筱庵被自家厨师残忍杀害。令人惊讶的是,朱升源行凶后安然脱逃。
这背后,难道有人暗中指使?
故事还得从傅筱庵的叛变说起。
傅筱庵出身寒微,能够登上高位,全靠他巧舌如簧的嘴皮子。
1952年上海沦陷时,英国商人在上海建造造船厂,招募廉价劳动力。年仅15岁的傅筱庵也在此谋生。
在工厂的残酷压榨下,他不愿再困于底层泥淖,凭借有限的英语能力讨好英国老板,逐渐被重用,成为主管。
但当上领导后,他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辛酸,频频压榨工人,克扣工资,令工人苦不堪言。
“既然权在手中,赚多点钱也是应得,别人的死活与我无关。”
带着“利”字当头,傅筱庵开始疯狂捞钱,买地置业,还拉拢富豪盛宣怀。
盛宣怀是靠洋务运动起家的实业大亨,被称为“中国实业之父”,掌控当时经济命脉。
傅筱庵极力讨好,终于成为盛宣怀的红人,掌控盛家企业并负责与外企的联系。
盛宣怀猝然去世后,盛家子女争产纷争,傅筱庵趁机低价收购家产,高价转卖,积累财富,名声甚至盖过盛家。
但金钱已不能满足他的野心,他还想要权力。
这时,日本侵略者入驻上海,搜罗地方势力为己所用,傅筱庵被盯上。
“傅先生,联手建立‘大东亚共荣圈’,共创辉煌。”
傅筱庵卑躬屈膝接受,成为日本的汉奸代理。
日本人赞赏他的谄媚,特任他为上海市长,名正言顺掌控全城事务,推进侵略计划。
有了日本撑腰,傅筱庵更加嚣张,公开违抗蒋介石的国民政府,甚至将国民党旗换成汪伪政府的“五色旗”。
他还做出诸多损害民众利益的事,计划强征三百中国女性为慰安妇,讨好日本。
这种卖国行径,使他被钉上耻辱柱,上海百姓痛斥不已。
傅筱庵却狂妄自大:“我请了二十三名武力高强的保镖,连蚊子都近不了我身,你们的恨意奈何不了我。”
然而,他公然羞辱国民政府,彻底得罪了蒋介石。
蒋介石决定:“傅筱庵不可留,务必尽快除掉。”
他密电戴笠,命令用秘密情报网络秘密处理此事。
戴笠是历史上最神秘的“杀人狂魔”,专门为蒋介石铲除异己,包括日本人、汉奸及各类政敌。
杀掉一个汉奸对他来说不难,但实际刺杀行动远比预想复杂。
1939年12月,军统局收到上海情报,戴笠焦急翻看,怒拍桌子:“废物,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!”
戴笠将刺杀任务交给号称“辣手书生”的陈恭澍,但对方派出的特务屡次失败,有的被保镖击毙,有的被捕处死。
眼看期限将至,戴笠电催陈恭澍:“不杀死傅筱庵,拿头来见!”
陈恭澍明白戴笠心狠,心中焦急。
此时监视傅筱庵的探子报来突破口:傅筱庵家厨朱升源可出入府邸。
朱升源家破人亡,幕后黑手竟是日寇。妻子被羞辱,全家惨遭灭顶之灾,故他劝傅筱庵不要再追随日本。
血海深仇让朱升源无法释怀。
陈恭澍高兴道:“此人必能助我完成任务。”他先派人拉近关系,后亲自告诉朱升源暗杀计划。
朱升源犹豫:“傅筱庵是我救命恩人,做这事不合适。”
陈恭澍劝道:“恩情虽重,已还清。他手上沾满同胞血,你不想更多人受苦吧?”
朱升源思索后答应:“我先劝他,再不改我便动手。”
陈恭澍信心满满,知道傅筱庵贪婪多疑,绝不会放过挑衅。
果不其然,傅筱庵很快被刺杀,蒋介石心愿达成,上海百姓欢欣鼓舞。
日本人怒火中烧,派人调查却毫无头绪。
几年后,国民党公开朱升源姓名,揭开谜底,但朱升源早已改名换姓,失去威胁。
暗杀完成后,朱升源获陈恭澍事先许诺的5万元奖金,在军统安排下远赴重庆,开始新生活。
著名将领叶挺曾在《囚歌》中写道:“我渴望自由,却深知人难自狗洞爬出。”
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,列强欺凌,日寇践踏,满目疮痍。
但本应同心抵抗的国人中,却有人投靠侵略者,指向同胞。
这些人被国人唾弃为“汉奸”、“走狗”、“卖国贼”。
傅筱庵的结局成为那些背叛国家者的警示:叛国必遭天谴,必得恶报。
发布于:天津市长宏网配资-在线配资论坛-配资网哪个-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